今天是美國大學“藤校日”,所謂“藤校日”,就是包括哈佛大學、耶魯大學、普林斯頓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、賓夕法尼亞大學、達特茅斯學院、布朗大學、康奈爾大學在內的8所“常春藤學校”常規申請放榜日。
據不完全統計,截止北京時間3月28日18點,8所藤校共給中國大陸中學學生*發放81份錄取通知書:其中哈佛大學4份、普林斯頓大學4份、耶魯大學8份、哥倫比亞大學4份、賓夕法尼亞大學4份、達特茅斯學院11份、布朗大學13份、康奈爾33份。
(*注:以上數據僅統計中國大陸地區中學,不包括美高等海外高中和華裔學生。)
而從今年的數據來看,外灘君總結了以下幾個亮點:
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成最大贏家
上海平和雙語學校迎來錄取大年
深圳中學領跑珠三角地區
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成為最大贏家
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師資力量強大,生源優秀。該校國際部2018屆畢業生中有24人拿到包括8所藤校、芝加哥大學、MIT、斯坦福大學在內offer。藤校率、美本TOP30率均是上榜學校當中最高的。
因此,作為中國最強中學排行榜中top1,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也毫不意外的成為“藤校日”的最大贏家,成績較去年有大幅提升,僅統計8所藤校,就收獲24枚offer,其中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收到21份錄取,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本部收到3份錄取通知。
上海平和雙語學校迎來錄取大年
在藤校日這天,上海平和雙語學校共收到5枚offer,與去年不僅如此,還打破了上海連續兩年沒中國籍學生被哈佛錄取的“魔咒”。
據外灘君了解,今年被哈佛錄取平和學生是一名女生,申請了數學系。除此之外,還同時拿到了耶魯大學的offer。并在早申請EA階段,收到了斯坦福的offer。
在平和她選的六門IB課程難度都是High Level,數學更是選擇了比High Level更難的Further,可以說是“學神”級別的存在。
深圳中學領跑珠三角地區
作為深圳市的省重點中學,深圳中學在早申請階段,就拿到了1枚布朗大學offer和2枚康奈爾大學藤校offer。
在今天的藤校放榜日中,盡管沒有拿到像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樣的大藤offer,不過收獲了6枚康奈爾offer,成為珠三角地區的藤校輸出大校。
以下為8所藤校具體錄取數據,此外還附上頂尖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數據。
哈佛大學在今年常規申請階段收到了43330份申請,共錄取1950人,錄取率為4.5%。相較于去年的4.73%,錄取率略有下降。
不知道是否受到亞裔歧視案的影響,今年哈佛錄取的亞裔美國人比例有所提升,去年的錄取率為22.7%,今年增長至25.4%。
耶魯大學今年共收到36843分申請,錄取了2178人,錄取率為5.91%。據耶魯官網顯示,今年是耶魯第三年擴招,與三年前相比,今年的入學人數將會比增加15%。
盡管相較于去年的錄取率,今年普林斯頓大學的錄取率上升了0.28%,錄取率為5.77%。但錄取人數是八所藤校中最少的。在32804份offer中,僅錄取了1859人。
在U.S. News美國大學中排名第五的哥倫比亞大學今年共收到了42569份申請,錄取了2190人,錄取率僅有5.1%,這樣的錄取率甚至低于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。
賓夕法尼亞大學錄取率創下新低,在44960萬人中錄取了3345人,錄取率為7.4%。
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相同,達特茅斯學院錄取率也創下新低,由去年的8.7%縮減至7.9%,在23650人中錄取了1876。
有明星光環的布朗大學今年吸引了38674萬學生申請,但最終只有2551人收到錄取通知書,錄取率為6.6%。
康奈爾向來是8所藤校里最慷慨的大學,今年他們共收到了49118份申請,其中錄取了5183名學生,10.6%的錄取率也是藤校中最高的。
但有意思的是,康奈爾是唯一一所申請人數在下滑的藤校。去年康奈爾共收到了51328份申請,比今年多出了2210人。
除了8所藤校外,外灘君這里在附上麻省理工學院的數據。
在今年早申請階段,MIT的中國大軍全軍覆沒,沒有一位中國籍學生被錄取,好在3月中旬常規申請放榜時,有2名中國學生被錄取。
在今年的21312份申請中,MIT共發放了1410份offer,人數比8所藤校都要低,錄取率僅為6.60%。
外灘教育(ID:TBEducation)中國K12國際教育領先媒體,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優質在線課程。